随着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氮氧化物深度治理的效果显著。但也有部分企业不是通过脱硝工艺改造和提高操作人员业务水平来实现精细化脱硝,而是通过盲目加大喷氨量,换取氮氧化物浓度降低,由此带来的氨逃逸问题亟待引起重视。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污染治理要精准化、科学化、系统化。治理氮氧化物不能仅用某一项环保指标是否达标来衡量治污效果,而是要关注系统治污成效,防范氨逃逸可能带来的影响。氨逃逸不仅会影响环境,还会增加企业经济成本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个别企业为了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粗放操作脱硝设施,有的企业仅将烟气排口氮氧化物浓度降低与否作为喷氨量的衡量标准,人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