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唐山坤茂数字科技 坤茂数字科技 坤茂 废旧信息 废旧物资 五轮科技
司法部近日发布第三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案例从多个角度体现行政执法监督对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指导、协调、监督作用,对提高各级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能力和水平。记者注意到,有两起案件涉及生态环境执法领域。
未依法移送,执法监督促履职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若出现应当移送公安机关而未移送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呢?浙江某市司法局监督指导市生态环境局履行法定职责案中,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对行政执法部门未完全履行职责的问题进行监督指导,确保严格公正执法。
2022年6月,浙江某市司法局在通过省行政执法监督系统开展日常线索核查时,发现系统对一起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提示风险。经分析,该案件可能存在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而未移送的问题。依据《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市司法局迅速依法展开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经核实,该市一家建筑公司违法通过暗管将其拌合站的沉淀池污水排入厂外雨水沟,污水经雨水沟直接排往周围农田。市生态环境局在发现这一违法行为后,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第三项关于私设暗管违法排放水污染物行为的规定,责令该公司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其作出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由于发现及时,此次违法排污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然而,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对于私设暗管违法排放污染物且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以行政拘留。但市生态环境局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并未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属于未完全履行法定职责。
市司法局在查明情况后,积极发挥监督职能,督促市生态环境局依法整改。在市司法局的监督下,市生态环境局迅速行动,将该案件依法移送至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在收到案件后,立即展开调查,依法对直接责任人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决定。至此,这起因行政执法未完全到位而引发的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这起案件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切实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在本案中,市生态环境局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对相关规定理解适用不全面,导致未能完全履行法定职责。市司法局及时介入监督,通过严格的执法监督程序,督促市生态环境局进行整改,保障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执法管辖起纷争,层级监督促执法
检测报告存在检测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谁是执法主体?甘肃某市司法局协调行政执法管辖争议案,清晰界定了对某质检技术服务公司违法问题的执法主体,有效化解了部门间的执法权限争议,凸显了政府内部层级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为当地行政执法工作的顺畅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3年8月,某市生态环境局在工作中发现,某质检技术服务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存在检测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的情况。经核查,该行为违反了《计量法》《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随后,市生态环境局向市市场监管局移交了这一违法线索。
然而,市市场监管局认为,检测报告违反了《环境保护法》《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等规定,该案的执法主体应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双方对于执法管辖权产生了分歧,使得该违法案件的处理陷入了僵局。
面对这一局面,市生态环境局认为,造成检测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的原因是数据计算错误,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该公司存在检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由市生态环境局处理没有法律依据。于是,市生态环境局向市司法局提出协调解决行政执法管辖争议的申请。
市司法局收到申请后,对该案件展开了调查和研究论证。经研究发现,该公司数据计算错误,属于《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三项“违反国家有关强制性规定的检验检测规程或者方法的”情形。根据《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三款“地(市)、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工作”的规定,市市场监管局作为质检技术服务公司的行业主管部门,应依法对相关违法行为予以查处。
基于此,市司法局提出了监督意见,报请市政府作出《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明确由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查处该公司出具不实检验检测报告的违法行为。至此,这起行政执法管辖争议得到了妥善解决。
市司法局并没有止步于此。为了避免类似的管辖权争议再次发生,市司法局认真总结了此次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并报请市政府制发文件。该文件对行政执法权限争议的情形,争议协调的申请、审查、处理等进行了细化规定,为当地行政执法权限争议协调提供了明确的制度依据。
特别申明:“坤茂信息”所推送资讯均来源于环保行业各新闻平台,由[坤茂信息]整理编辑,非商业用途,目的在于传递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坤茂信息】做删除处理。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