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呵护青山绿水,共创美好生活

新闻动态

从亿杯到“益杯”,一个杯子也能为绿色消费代言

2025-08-08 08:59:35 阅读:66

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唐山坤茂数字科技  坤茂数字科技  坤茂 废旧信息  废旧物资  五轮科技


“虽然高峰期会出现排队的情况,但是店员能够维持好秩序,态度也很好。增加了我对品牌的好感,也激发了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期待品牌后续能推出更多的低碳互动玩法……”


今年7月,又有一家“头部”茶饮品牌推出“自带杯”模式,引发连锁反应。社交媒体上,年轻人用打卡照投票——环保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可展示的生活方式。当品牌策略与用户价值观形成共振,一个杯子便成了绿色消费的最佳代言。


借此契机,一场由环保组织、行业协会与企业共同发起的“益杯行动”于近日正式启动。


“我们将面向全国征集饮品商户,公开发出鼓励自带杯的承诺,目标在2026年前实现万家门店响应,从个体行为到行业协同,构建‘自带杯消费’的绿色生态圈。”“益杯行动”项目发起人之一李春华告诉记者。


一笔生态账:500亿杯与43万吨塑料垃圾


当奶茶成为一种消费符号,甜蜜的背后隐藏了惊人的环境代价。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消费超过213亿杯现制茶饮,相当于每秒消耗676杯。2024年,全品类现制饮品出杯量预计突破500亿杯,市场规模高达6279亿元,与之相伴的是约43万吨塑料垃圾的产生。


“在这之中,更有多达30%的杯体重量属于非必要包装。”李春华表示,专注产品颜值成为当下茶饮品牌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方式。各种漂亮却冗余的杯体装饰、加厚杯壁、多层杯套等“颜值加成”设计,让单个饮料杯的塑料用量持续攀升。这些难以降解的废弃物最终进入填埋场或自然环境,成为生态系统的长期负担。


在李春华看来,塑料污染治理已进入深水区,包括茶饮、咖啡在内的现制饮品作为增速较快的餐饮品类,绿色转型迫在眉睫。


一个自带杯:从个人习惯到全民参与


为应对塑料污染问题、落实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多茶饮企业开始探索结合品牌调性和市场需求的自带杯模式。


以上海核心商圈为例,午间咖啡消费高峰时段,风格各异的自带杯俨然成为都市新景观——极简主义玻璃杯、联名款不锈钢杯、复古搪瓷杯在取餐台前争奇斗艳。


卡旺卡是安徽本土的奶茶品牌,全省总计有248家门店,大部分都提供堂食服务。在卡旺卡点单小程序中明确标注了哪些门店可以堂食,并且点单页面可以选择是否使用堂食杯。同时,门店工作人员会针对不同的奶茶品类给出是否适合使用吸管的建议,尽量减少吸管的使用。


“随着绿色生活方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咖啡店、饮料店商家还通过‘立减3元—5元不等’的方式,鼓励消费者自带咖啡杯。”李春华说。


Manner咖啡自推出自带杯5元优惠后,众多年轻人带着各种杯子去买咖啡,店员在顾客的自带杯中拉花,引发网友拍照打卡上传。


“我认为自带杯是一种独特的群体符号,是一种张扬年轻人个性色彩的方式。”正如一位接受采访的自带杯消费者所说,自带杯正日益成为某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无论是被贴上“精致自带杯用户”“养生达人”还是“薅羊毛达人”,认同并习惯自带杯的消费者都甘之如饴。


早在2022年,南京环保组织绿石环境保护中心就发起“自带杯行动月”,在微博话题浏览量超40万,参与人数超过千人。2024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发起“空杯减塑”计划,3个月时间里,全市共有15家企业61个门店参与,吸引消费者超10万人次,回收约5万个塑料杯(容器),日均减少使用1200个塑料杯(容器),相当于减少约1.5吨的碳排放。


特别申明:“坤茂信息”所推送资讯均来源于环保行业各新闻平台,由[坤茂信息]整理编辑,非商业用途,目的在于传递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坤茂信息】做删除处理。

上一篇: 如何走好人海和谐的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道路?
下一篇: 石家庄“一案双查”,检测、维修两机构同案被罚
工矿产品、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大数据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